汕尾日報訊(記者 黃楚娟) 連日來,有不少市民向本報記者反映,每到夜晚,總能聽到斷斷續續的煙花燃放的聲音。燃放煙花,不僅影響空氣、污染環境,也是影響市容市貌,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管和加大執法力度,取締煙花售賣點,杜絕燃放煙花行為。同時,希望市民能夠自覺遵守禁燃煙花爆竹相關規定,從自身做起,不燃放煙花爆竹,共建文明汕尾。
城區人造沙灘上的煙花殘骸。
汕尾日報記者 許楚璇 攝
據了解,自元旦以來,一些市民喜歡到市區海濱大道、人造沙灘、善美廣場等地燃放煙花。有買就有賣,城區有不少商鋪存在售賣煙花的現象。記者在走訪的商鋪中發現,有不少商鋪表面上都是沒有銷售煙花,但當記者開口詢問是否有煙花時,商戶都表示有,同時指引記者到店鋪里面去拿。除此之外,記者還了解到,微信“朋友圈”售賣煙花的現象也是十分普遍,有的賣家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
針對燃放煙花爆竹的現象,城區人民政府早在2021年就發布了為期三年的《關于禁止生產、銷售、儲存和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許愿燈)的通告》。《通告》中明確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許可嚴禁在全區范圍內生產、銷售、儲存煙花爆竹和孔明燈(許愿燈),全區行政區域內均為禁燃區,任何單位和個人嚴禁在禁燃區范圍內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許愿燈)。
城區人造沙灘邊樹立有禁放煙花爆竹的警示牌,但仍有個別市民不自覺,對警示內容視而不見。
汕尾日報記者 許楚璇 攝
在采訪中,多數市民認為,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是為了能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對此,大家表示十分贊成。市民林小姐說:“對于燃放煙花爆竹,感受最深的就是,感覺到整個空氣中都充斥著刺鼻的火藥味,并且這些燃放后的粉塵和味道既不利于我們的身體健康,更是直接污染了空氣環境。希望有關部門能夠加強監管,從源頭上處理煙花爆竹。”市民羅先生也認為,雖然燃放煙花爆竹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人們慶祝節日的方式之一。但燃放煙花爆竹還存在較大安全隱患,極易造成火災和人身傷害。希望市民們能夠自覺遵守禁燃煙花爆竹相關規定,從自身做起,不燃放煙花爆竹,養成低碳、綠色、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為建設文明汕尾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