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君
九九重陽節源于上古,有祈福、登山、賞菊、敬老等習俗。近日,我們幾個愛好運動的同事約起攀登觀音山,以此來應重陽習俗。
觀音山,據說因山上有石類似觀音俯世之狀,故得此山名。十幾年前,我曾到此一游,那時路面凈是坑洼,凈是黃土沙礫,若走路不細心點,就可能會摔個底朝天。眼前通往觀音山的路不再是塵土飛揚,顯眼的路牌引導著我們——觀音山在此路口進入。一條平整的大路從山腳一直沿著傾斜的山坡蜿蜒直上,道路兩旁挺立著青翠的松樹林。碣石鎮雖無云南的如春四季,但花開四季,松樹腳下的那些黃的、白的、粉的小野花躲藏在青青草叢里,很是可愛。山泉水從山上而來,沿著淺淺的溝渠滋潤著邊上的花草。這相映成趣的自然之美,引得幾個女同事放下背包,三三兩兩的,湊一塊擺拍了好一會兒。
再往上走,晨光下的一片輕輕搖曳的倉黃色的蘆葦花讓我們停下了前行的步伐。這泛著微光的蘆葦花若瑤池盛宴上的飄飄仙氣,如夢如幻,讓人浮想聯翩。此情此景,一位同事禁不住地聲情并茂地誦讀了《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是啊,正是這帶著夢境的蘆葦花牽動著我們的心靈,引領著我們感悟蒹葭之美,贊嘆中國文化之美。
繼續上行的路上,我們欣賞拐彎處所能俯視的一面若璧玉的水庫,看到幾個路人愜意地拿著茶具在山泉水邊上煮水泡茶,聽到悅耳的笛聲,清脆的鳥鳴聲……
一路向上,一路風景變換,一路歡聲笑語,相互打趣。
終于,我們登上了觀音山頂,然后便一口氣攀上一片奇巖怪石之上。藍天之下,我們站在觀音山的最高的石巖之上,俯瞰山上的怪石,青松,感受獵獵風聲,讓眼前的大好風光吹干身上的汗水。
重陽登山,卸下了心中包袱,流了一身汗,品一番番奇美之景,贊嘆自然的鬼斧神工。原來,最美的風景就在身邊,只是生活的忙碌讓我們忘了如何去細品碣石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