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海豐縣錨定目標、真抓實干,以 “闖” 的精神、“創” 的勁頭、“干” 的作風,統籌推進產業升級、鄉村振興、城鎮建設等重點工作,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發展動能持續增強,各鄉鎮你追我趕,各美其美,美美與共。如今的海豐,正以昂揚之姿,全力奏響 “百千萬工程” 高質量發展強音,奮力在新征程上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修通“民心路”
架設鄉村振興“康莊道”
曾幾何時,海豐縣黃羌鎮東嶺村簡頭埔進村路是村民心中的一道坎:晴天塵土飛揚,遮天蔽日;雨天泥土漫溢,寸步難行。村民鐘大爺回憶道:“過去趕集要穿雨靴,騎車要小心翼翼,生怕滑進溝里。”而如今,這條道路已煥然一新——平整的水泥路面蜿蜒入村,路旁新栽的綠植隨風輕擺,村民載著農產品出村交易,笑聲與引擎聲交織成鄉村振興的協奏曲。

黃羌鎮Y392線農村公路“單改雙”工程邀請第三方檢測公司對施工質量進行現場檢測。
這一變化正是黃羌鎮以“百千萬工程”為牽引,全力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的生動縮影。近年來,該鎮堅持“黨建引領、交通先行”的發展理念,將農村公路建設作為破解發展瓶頸、激活鄉村發展活力的關鍵抓手,累計完成農村公路單改雙超 10 公里、硬化村道 10 余條,實現 18 個行政村 100% 通硬化路,惠及群眾 4 萬余人。
黃羌鎮以系統性思維破解交通發展困局,針對部分道路路基沉降、路面龜裂等長期困擾群眾的“痼疾”,創新實施“道路升級三部曲”:以硬底化工程重塑道路筋骨,以拓寬工程打通毛細血管,以聯網工程構建交通循環系統。目前,雙新路口至黃羌林場段及鎮區薪火老街新增路段正在進行瀝青面層鋪設工作,預計6月底完工實現道路通行。
這項民生工程更注重路網建設的“乘數效應”。在十三坑露營基地,隨著Y392線“瓶頸路”拓寬,不僅游客接待能力明顯提升,更帶動沿線民宿、農家樂等業態蓬勃發展。“從前雨天要蹚水過街,現在推開窗就能看到平整的瀝青路面!”站在嶄新的道路上,村民鐘大爺感慨道:“這不僅路平整了,心里的‘坎’也平了!”
“當時看著賬上不到3萬元,真覺得這條路修不成!”雙圳村工作人員至今記得Y392線改造啟動時的窘境。當年這條2.3公里的“瓶頸路”需拓寬建設,但資金遠遠不夠。關鍵時刻,黃羌鎮雙圳村黨總支部打出“鄉情牌”——黨員干部帶頭入戶宣傳,走訪外出熱心人士,通過“上級補一點、熱心人士捐一點、村民湊一點”的模式,共籌集資金9萬余元。

單改雙后的Y392線農村公路。
征地協調更是“硬骨頭”。在土地征收關鍵環節,該村組建由駐村工作隊、村干部、村民代表構成的“三方調解小組”,創新實施“陽光征遷五步法”——政策講透在前、補償算準在先、協議簽訂公正、矛盾化解及時、施工保障到位。通過建立征地臺賬公示制度,開展夜間懇談會12場次,實現5起糾紛就地化解,多戶村民主動讓地支持建設。
施工現場上,鮮紅的黨旗始終飄揚在攻堅最前沿。針對陡峭山體、脆弱地質等施工難題,該村成立“黨員突擊隊”,晝夜輪班推進施工,最終完成Y392全長2.3公里“瓶頸路”的施工建設,惠及沿線3個自然村和1個露營基地。
如今,雙圳村十三坑露營基地游客如織,來往車輛暢通無阻,“以前會車要倒好幾百米,現在一腳油門就過去了!”“新路修得敞亮,來露營的游客也越來越多,咱村的人氣更旺了!”村民和游客的點贊聲正是對這條“民心路”最好的褒獎。
“去年冬夜騎車摔進溝里,躺了半個月才能下床。”提及舊事,雙新村村民王桂蘭仍心有余悸。她的遭遇并非個例,由于鎮內部分路段夜間缺少路燈照明,導致不少村民都表示:“晚上摸黑回家都怕掉進山溝溝!”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臨崖路段無照明”問題,鎮政府與村委會積極聯動,多次向上級單位提交增設路燈申請,在多處高危彎道、村級交匯點精準布設36個路燈,暖黃燈光驅散了夜的黑暗,讓村民告別“摸黑走夜路”的困擾。
安全提升更體現在細節處。針對農村道路標示線模糊、護欄破損、警示牌缺失等交通安全隱患,黃羌鎮聯合專業團隊,對全鎮道路開展道路安全“CT式”排查,重點排查急彎陡坡、臨水臨崖等高風險路段,累計排查發現標線磨損、護欄損壞、標識牌褪色等隱患點26處,同步啟動“發現即整治”工作機制,已完成13處隱患治理。“平安路”“暖心路”不僅照亮了村民回家的腳步,更勾勒出鄉村發展的幸福圖景。
一條條蜿蜒的鄉間路,不僅是村民腳下的通途,更是鄉村振興的希望紐帶。黃羌鎮以黨建為筆、“百千萬工程”為墨,在青山綠水間揮毫繪就了路暢民安的幸福畫卷。如今的黃羌鎮,道路縱橫交織如血脈,激活了鄉村經濟,點亮了百姓生活。展望未來,這座小鎮將繼續以實干為槳、創新為帆,在鄉村振興的浪潮中破浪前行,讓更多“民生路”通向“民心暖”,讓幸福的足跡遍及每一寸熱土。
凝心聚力
走好“百千萬工程”群眾路線
海豐縣城東鎮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通過激發群眾參與積極性,在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民生服務體系建設、鄉風文明培育等領域凝聚共識,合力繪就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圖景。
自“百千萬工程”實施以來,城東鎮堅持開展“百千萬工程”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工作,以“三清三拆三整治”為核心,聚焦鄉村環境治理難點問題持續發力,推動全鎮人居環境再提升、再提效、再突破。近日,城東鎮掀起人居環境整治新熱潮,鎮村兩級聯動,黨員干部帶頭,群眾積極參與,形成強大工作合力。各村(社區)駐村工作組、村“兩委”干部圍繞農村保潔、綠化管護、垃圾儲運、污水治理等工作重點,全面清理了垃圾屋積存垃圾和房前屋后雜草雜物,修整了小公園、綠化帶綠化植被,檢查和維護了公廁等公共設施,堅持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落實“發現-整改”閉環管理,確保問題逐一整改到位,推動鄉村環境從“一時美”向“持久美”轉變,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近年來,城東鎮充分發揮社會工作者在助力“百千萬工程”中的重要作用,在今年廣東社工周期間,該鎮社工站在龍山公園開展“匯聚專業社工力量,助力高質量發展”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攤位宣傳+游戲互動”的多元化形式展開,現場設置了政策宣傳、知識問答、游戲互動、愛心義剪、愛心義診5個主題服務宣傳攤位。內容廣泛覆蓋民政政策咨詢、雙百社工服務、未成年人保護、志愿服務、衛生健康等領域。社工通過展板展示、派發政策宣傳資料、耐心解答群眾疑問、開展趣味互動游戲等方式,全方位開展法律法規普及、政策解讀及社工服務推廣工作,吸引周邊200多名群眾前來參加、咨詢,進一步提高了廣大群眾對于社會工作的認知,為扎實推進“百千萬工程”筑牢了群眾基礎。
城東鎮組織社工為老年人測量血壓。
為響應省民政廳組織開展的“百社聯百村——助力‘百千萬工程’”專項行動部署,以實際行動推動“百千萬工程”落地見效,城東鎮積極探索“鄉村文化+‘百千萬工程’+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新發展機制,于近日聯合海豐縣書畫院走進鄉村,以書法為媒搭建文化振興實踐平臺。書畫工作者們走進“田間地頭”揮毫潑墨,與村民深入交流互動,普及書畫文化知識,巧妙將“百千萬工程”的豐富內涵與書畫內容進行有機結合,并進行現場作畫和現場教學,為村民贈送書畫作品。此次書法文化進鄉村活動既是文化惠民的有力舉措,又是助力“百千萬工程”的生動實踐。通過書法這一藝術形式,既豐富了村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強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與歸屬感,同時還進一步強化了村民群眾對“百千萬工程”的理解與認識,有效激發了群眾積極參與鄉村振興的熱情。
下一步,城東鎮將持續發揮示范帶頭作用,以拔頭籌、爭上游的奮進姿態建典型、作表率,積極發動黨員帶頭、群眾參與,共推“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全面突破,讓干群融洽協作攜手繪就城東鎮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錨定全域示范目標
勠力攻堅熱潮奔涌
自海豐縣“全域鎮村典型示范”工作推進會召開以來,平東鎮緊扣“百千萬工程”三年初見成效目標,聚焦“全域鎮村典型示范”任務要求,搶抓機遇、加力提速、苦干實干,全力攻堅美麗圩鎮、和美鄉村建設,掀起典型鎮村培育攻堅熱潮。
該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全域鎮村典型示范工作,第一時間成立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召開黨委擴大會議進行部署,動員全鎮上下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分別對照省典型鎮、省典型村、全域典型村、干凈整潔村的標準,查不足、補短板、強謀劃,系統編制“任務、責任、項目”三項清單,建立“主要領導牽頭抓總、分管領導包干推進、職能部門協同落實”的推進機制,實行“任務清單化、進度日報告、成效周調度”,重點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城鄉風貌提升、人居環境整治等工作。全鎮上下以“爭分奪秒、創先爭優”的攻堅態勢,高效對接中鐵十局資源,推動政策、資金、技術精準落地,確保攻堅行動日見成效。
平東鎮堅持“先鋒引領+群眾自治”模式,線上線下同步發布“兩通告一倡議”,即《關于對圩鎮風貌進行提升的通告》《關于開展“六亂”專項集中整治行動的通告》與《攜手共建美麗平東倡議書》,利用微信公眾號、村務公開欄、大喇叭等載體實現全域覆蓋宣傳,動員群眾積極響應平東鎮典型鎮項目建設及“六亂”專項整治行動。同時組建“黨員先鋒隊+志愿紅馬甲+網格員”聯合隊伍,發揮“入戶聯心”機制優勢,深入村組開展“敲門行動”,逐戶發放通告和倡議書893份,號召群眾主動參與環境治理,累計動員群眾簽署《人居環境整治承諾書》492份,群眾參與熱情高漲,“人人有責、戶戶行動”的共建共治共享氛圍逐步形成,為全域典型鎮村示范建設注入源源不斷的群眾力量。
依托中鐵十局資源優勢,平東鎮按照“一項目一專班、一節點一突破”機制,建立“鎮級協調+中鐵施工+群眾響應”三級推進機制,全面鋪開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工程,實現設計、征拆、施工“三同步”。截至目前,平東鎮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項目已全面啟動,示范主街外立面完成界面24棟共2940平方米,綠美生態小公園全面完成清表和綠化修剪1600平方米,西入口通道全面完成清表和綠化修剪4000平方米,垃圾中轉站升級項目完成基礎澆筑、圍墻砌磚進度45%,累計投入人工248個工日,高空作業機、六輪車、挖掘機等機械56個臺班,外運樹枝、雜草134車,解決用地協調、管線遷移等堵點問題23項,平東鎮以“進場即沖刺”的攻堅加速度,著力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全面提升圩鎮承載力和吸引力。

平東鎮對鎮街房屋外立面進行改造。
聚焦“六亂”頑疾,平東鎮堅持“多元共治+長效攻堅”,打出“疏堵結合”組合拳。干部帶頭清頑疾,每周一為“環境整治日”,鎮村干部、黨員先鋒隊聯合志愿者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累計開展2輪集中整治,清理衛生死角235處、清運垃圾48噸,帶動800余名群眾參與“門前三包”行動。同時,政企協同“破難點”,聯合聯通、電信、移動、供電所開展“凈空行動”,推進中興街等街道“三線”整治空中“蜘蛛網”亂象38處,清理廢棄線桿4根、廢棄變壓器1個。此外執法聯動“樹規矩”,鎮綜合行政執法隊與派出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店鋪合計78家,整治占道經營22家、違停車輛28臺,道路通行更加順暢,城鄉風貌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下一步,平東鎮將以此次攻堅行動為契機,緊扣“全域鎮村典型示范”目標,對標一流、聚力攻堅,以實干之筆繪就平東鎮典型鎮村示范壯美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