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人員深入學校為學生普及防災避險知識。
專業賦能練就防災“千里眼”
防災減災,監測先行。為了練就一雙防災“火眼金睛”,時刻護衛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大湖鎮邀請市、縣自然資源局專家開展一場“干貨滿滿”的群測群防培訓會。專家團隊圍繞“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報預警技術規范”“縣級預警系統建設背景及概況”“系統主要內容”“系統操作”等內容,為10余名地質災害點管理員送上“技能錦囊”。
“以前我們靠‘眼看腳量’,現在學會了用‘預警系統’這個‘科技大腦’,風險預判更精準了!”參訓人員聽完課程以后發出了感慨,這場培訓不僅提升了基層防災隊伍的專業素養,更為全鎮地質災害防治裝上了“千里眼”和“順風耳”。
科普宣傳種下安全的種子
“地震來了怎么辦?火災逃生要牢記‘捂口鼻、低身行’!”5月13日上午,大湖鎮聯合市、縣自然資源局邀請惠州地調中心科普團隊,到海豐縣大湖鎮實驗學校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科普專題講座。課堂上,惠州地調中心科普團隊通過圖文視頻展示、典型案例剖析、互動問答等形式深入淺出地講解了山體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成因、前兆特征及預防措施,并結合本地地形地貌特點,重點解讀了預警信號識別、逃生路線規劃等實用避險技能,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爭先恐后舉手搶答問題。
現場工作人員還為師生們發放了《地質災害防治手冊》《防災避險明白卡》等科普資料100余份。課程結束,孩子們紛紛舉手發言:“安全知識就是我們的‘護身符’!”這場活動在孩子們心中種下了安全的種子,更通過“小手拉大手”,讓孩子們將學到的知識傳遞給家人鄰里,讓防災減災意識遍地開花。
入戶聯心織密防護“保障網”
“阿婆,暴雨天千萬別住老房子!”“大叔,火災逃生要記住‘三不原則’:不乘電梯、不貪財物、不盲目跳樓!”……結合“入戶聯心”行動,大湖鎮組織各村(社區)聯戶人員走村入戶開展“靶向宣傳”。針對農村留守老人多、防災意識薄弱的特點,用方言土話講解“地震避險三字經”“暴雨預警信號識別口訣”,手把手教群眾使用應急手電筒等。在獨居老人施大伯家中,志愿者不僅幫他檢查了房屋隱患,還留下“聯心卡”,叮囑他“有事隨時打電話”。這種“面對面、心貼心”的宣傳,讓防災知識從“紙上”落到“地上”,真正走進了群眾心坎里。
“ 防災減災沒有‘休止符’,只有‘進行曲’。大湖鎮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持續完善‘人防+技防’監測體系,深化‘學校-家庭-社會’聯動機制,織密防災減災網,讓‘人人都是安全員’的理念深入人心,讓鎮域每一寸土地都成為安居樂業的熱土。”大湖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汕尾日報記者 洪笳榮
通訊員 曾國明 林丹儀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