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華僑管理區認真落實省委、市委關于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各項部署要求,緊扣市委“1+2+9”工作安排,聚焦“三年初見成效”目標,以奮斗之姿、創新精神全面推動“百千萬工程”加力提速。

產業興則縣域興,產業強則縣域強。近年來,僑區立足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紅楊桃、油柑、大米等優勢農產品大放異彩,正形成一個個頗具競爭力的產業鏈條。
打造特色水果品牌。僑區加強與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院所合作,推行“公司+合作社+農戶”發展模式,改良低值低效水果,通過種苗、嫁接等方式引進擴種優質高端水果,規模持續擴大、品質不斷提升,聯農帶農成效初顯。目前,僑區優質水果有21種、面積達1.6萬多畝,形成紅楊桃、油柑、蓮霧、芭樂、仙進奉荔枝五大“拳頭”品。培育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省級示范專業合作社、省級示范家庭農場等18家,帶動農戶超1300戶,2024年全區農產品年產值超億元。培育水果加工、銷售企業3家,推進油柑深加工,推出油柑茶、油柑汁、楊桃干片、檸檬干片、印尼涼茶等農副產品10余種,農產品年加工量近千噸,積極開展助農直播、參加各類展銷活動,不斷提升華僑水果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
持續加強品牌建設。依托人才驛站、專家工作室等智慧平臺,全面推進農產品地方生產標準和品牌創建,讓“土特產”品牌更響、銷路更廣。目前,僑區已創建首個“紅楊桃”地方生產技術標準,紅楊桃獲評“國家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奎池油柑”正加快申報“國家地理標志商標”。此外,僑區大米產業和花卉產業同樣出彩,其中大米產業培育了“僑尖香”等品牌,打造8000多畝優質稻田,年產值達8000萬元,提供1000多個就業崗位;花卉產業通過堅持“深圳前海+華僑”產業共建,建立了前海苗圃基地,帶動就業50余人,進一步釋放經濟增長新活力。
在推進產業培育的同時,僑區也堅持抓項目,持續增強發展后勁,加快推進華電儲能電站、物流配送中心、新材料裝配式等重點項目建設。持續推進招商引資,以物流配送中心標準廠房為平臺,引進鮮果包裝等產業項目;冷鏈物流中心擴大運營,已進駐經營主體8家;前海綜合市場已租賃商鋪、檔口160個,設置免費助農檔口55個,帶動村集體年分紅收益31.2萬元。
凝聚社會力量,共繪發展藍圖。實施“百千萬工程”,必須緊緊依靠廣大群眾和社會各界力量。近年來,僑區積極搭建僑胞聯絡平臺,深化與院校、企業等各領域深層次交流,激勵引導社會各界力量“進村入鄉”,投身“百千萬工程”,推動一批項目上馬建設。
僑區緊密結合中鐵助力鄉鎮建設的契機,謀劃推進一批項目建設,推動城鄉不斷煥發新風貌、注入新動能。目前,垃圾中轉站建設項目已開工建設,宜居鄉村生態文化旅游項目(三期)和污水處理廠及配套管網建設工程項目現正開展施工前期工作。
與此同時,在深化“千企幫千鎮、萬企興萬村”行動中,僑區還加強與惠州市汕尾商會對接,推進鄉村綠化、政企合作等工作。
高校和科研院所是推動“百千萬工程”的重要力量,僑區持續加強與華南農業大學對接合作,全面實施“絲苗香稻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建設及其成果應用”和“華南鮮食大豆(毛豆)專用品種選育及產業化應用”等2個省級科技“大專項+任務清單”項目,開展技術培訓,技術示范片建設,進一步推動糧食增產增收。日前,華南農業大學專家科研團隊走進華僑管理區廣東省農業科技園區,對“香稻增香增產栽培技術應用”“華南鮮食大豆新品種配套栽培技術應用”等技術實施情況進行了現場查勘和指導,為僑區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科技動能。
此外,僑區還以“雙百行動”為抓手,加強與市委黨校和汕尾技師學院對接合作,開展了調研交流、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培訓、義務植樹等活動,推動人才培養、產業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助力僑區“百千萬工程”走深走實。
在僑區第一社區北坑村休閑公園,四周綠樹環繞,鮮花盛開,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不遠處寬闊的運動場地,已成為群眾健身娛樂的好去處……這是僑區改善城鄉風貌的一個縮影。
在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中,僑區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常態化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和“三線”整治,嚴格落實日常保潔機制,定期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全域推行“垃圾不落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今年以來,已累計清理垃圾雜物等500余噸,拆除危舊房等1.75萬平方米,完成“三線”整治97處。完成美麗圩鎮建設規劃和9個村(社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高標準推進“七個一”建設,加強農村建房審批監管和農房外立面風貌提升,17個自然村達到美麗宜居村標準。
在深入開展鄉村綠化方面,僑區積極發動黨員干部和社會各界參與綠美生態建設,深入開展義務植樹活動,推動全區逐“綠”前行,形成出門見景、處處綠意盎然的美麗圖景。今年來,累計植綠1.625萬株,全區綠美底色更加凸顯;強化古樹名木資源保護,對轄區7棵古樹名木落實管護舉措。此外,僑區還將第七村委作為農房風貌提升試點,培育一批鄉村工匠,著力提升美化農房風貌,打造宜居美麗鄉村。目前,已完成方案設計,農房改造已完成31處,面積達31200平方米。
在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僑區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扎實推進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民生實事,持續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