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記者 曾佳鴻 文/圖)近年來,華僑管理區將培育特色產業作為關鍵抓手,構建起現代農業、綠色制造、生態旅游融合發展的產業矩陣,為“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勁動能。
僑區立足資源優勢,做強大米產業。
(資料圖)
守好“米袋子”,賦能水稻產業高質量發展。僑區立足資源優勢,不斷做優大米產業,成立了汕尾市華僑管理區裕潤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引進了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等多個技術團隊,推廣應用“水稻機械化旱直播條播技術”“種二收三”技術模式等現代農業生產技術,種植了優質稻田8000多畝,實現年產值達8000萬元。
與此同時,僑區品牌化建設成效顯著。目前已培育出“僑尖香”“僑尖山”高端絲苗米品牌2個,其中“僑尖香”被授予“汕尾市名牌農產品”稱號;完成“省級綠色高質高效項目”創建,有效提升水稻產量,實現特色農業發展。
培優“花苗子”,不斷做強做好花卉產業。花卉作為僑區的另一張特色產業名片,僑區堅持“深圳前海+華僑”產業共建,鼓勵在深僑籍青年回鄉創業,在深圳前海管理局的“穿針引線”下,成立華僑弘潤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前海苗圃基地,并引進省花卉產業聯盟、市風景園林與生態景觀協會等團隊,大力發展特色花卉種植。
如今,前海苗圃基地已擴至60畝,達到廣東省同行業一流生產標準,生產花卉50多種,年產值近千萬元,帶動就業50余人,成為深圳前海時花及綠化管護主要供應商。此外,僑區還與廣州普邦園林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簽約共建普邦弘潤新優花卉合作項目,首批20畝景觀樹培育項目已完成種植。
除了守好“米袋子”、培優“花苗子”,僑區還著力推動制造產業向“綠”而行。通過政策扶持等吸引僑籍青年回鄉創業,引進飛揚實業有限公司等僑資企業落戶,大力推進箱包設計、制造、銷售;以冷鏈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園區平臺建設為主要抓手,引進一批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水平。
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和獨特的僑情文化資源稟賦,僑區致力于打造特色文旅名片。目前,已完成鄉村振興示范帶(一期)以及宜居鄉村生態文化旅游項目(一期)(二期)建設,旅游配套設施不斷完善,奎池山生態農業園被評為“廣東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和“汕尾市十大熱門攝影基地”,印尼果園被評為“汕尾十大熱門自駕游目的地”,北坑村成為周邊地區的“網紅打卡點”,每年到僑區觀光旅游的游客日益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