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市奎山公園白蟻蛀蝕樹木的情況經我報披露后(詳見本報2月17日第二版),引起市民的關注。究竟白蟻對市民日常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何科學防治?記者日前采訪了市白蟻防治協會專業人士劉開利。
潮濕的氣候致我市蟻害多發
據介紹,白蟻具有繁殖快、隱蔽性強、食性復雜的特征。在日常生活中,木材和木材制品是我們不可缺少的物品,而白蟻的主要食物是木纖維,因此日常用品常遭受白蟻的蛀蝕,房屋建筑也不例外,特別是磚木結構、木結構建筑,由于白蟻隱藏在木結構內部,破壞或損壞房屋建筑的承重點,往往造成房屋突然倒塌。除此之外還有如一些通訊或供電的地下電纜、電器等都常受到白蟻的侵蝕危害。由此可見,白蟻不但對家具、房屋造成侵害,還對電訊、文物等物品造成一定的影響。
白蟻種類繁多,分布廣泛,就廣東省而言,據統計就有69種,我市地處南海之濱,潮濕的氣候更適宜白蟻生長,是全國白蟻多發區之一。目前我市比較常見的白蟻種類有“土棲白蟻”和“臺灣乳白蟻”,比如最近出現在奎山公園的主要是土棲白蟻,它們喜歡食含有纖維的木制結構,特別是大葉桉樹和香樟樹等,因為含有超4.8%糖份,濕度和水份適合,因此土棲白蟻會直接危害樹木或木制家居,危害江河堤壩、山塘水庫,但土棲白蟻進入框架建筑物損害房屋的案例相對較少,除個別相對比較低層潮濕的建筑物房屋有見過。 另外我市比較常見的是“臺灣乳白蟻”,“臺灣乳白蟻”主要生長在我國長江以南地區,由于繁殖快食性復雜隱蔽性強等原因,對建筑物等等危害相對也較大 。
自家日常生活如何識別和防范蟻害
劉開利認為,白蟻防治專業性較強,防治白蟻首先要判定所發現白蟻種類,然后依類施策依類施藥,才能更有效防治白蟻。他說白蟻比較喜溫暖潮濕,如房屋建筑物底層相對更易遭受白蟻危害。白蟻危害隱蔽性強,一般較難發現,但每年5-6月份“分飛期”白蟻有翅成蟲大量分飛,這時大家比較容易察覺。市民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識別自己家中是否有白蟻危害:一“看”。主要看房屋的每個部位,查看房屋木構件有無白蟻蛀蝕痕跡,仔細察看有無白蟻活動的蟻路、分飛孔、通氣孔、排泄物等白蟻活動的外露跡象,對容易孳生白蟻的地方重點檢查(如:廚房、廁所、不通風陰暗潮濕的地方),被白蟻危害的木質材料表面常發黑或呈水漬狀,與周圍正常情況形成較明顯差異。二“聽”。用檢查的工具敲擊白蟻可能危害的木柱、木梁、樓板、門窗框等部位,如能聽到空洞的聲音,有可能是白蟻危害蛀蝕過的部位。三“撬”。用檢查工具撬開通過“看”、“聽”可能發生白蟻的部位,查找和核實有無白蟻活動。
當市民發現白蟻蹤跡時,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白蟻防治是一項專業性很強工作,非白蟻防治專業人員是很難達到根治蟻害的效果。如發現白蟻在家中筑巢或侵蝕家具,請一定妥善保護好白蟻危害現場,不要隨意搬動被白蟻危害的物品或破壞蟻路、蟻巢,否則會使白蟻四處逃散,造成蟻害面積擴大,增加滅治的難度。同時,千萬不要隨意使用藥物、熱水、明火等消殺白蟻,這樣做雖然能達到一定的表面消殺目的,但達不到整巢根治的效果。因此,還是要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消殺處理。
劉開利說,每年5-6月份在白蟻“分飛期”的傍晚時分,家中應盡可能減少開燈或避免使用強光燈。若發現住處周圍中有白蟻分飛,應及時關好門窗、拉上窗簾,阻止白蟻有翅成蟲趨光飛入室內造成隱患。對于已經飛入室內的有翅成蟲,可在室內點一盞臺燈,并在燈下放置一盆水,利用白蟻的趨光性加以誘集,使之溺斃,避免白蟻四散隱藏筑巢,造成危害。
白蟻可防可控,劉開利認為,在日常生活中,對白蟻防治盡量做到以防為主,防治結合方法。防范白蟻侵蝕,最好從裝修時就下工夫做好白蟻預防措施,對沉降縫;伸縮縫;進入室內的地下通訊線纜、地下管道等;墻砌體中各種砂漿中的縫隙等噴淋白蟻預防藥水;日常生活中要防范白蟻入戶筑巢,一方面是要保持家中的通風和干燥,搞好家庭衛生,另一方面應經常檢查隱蔽處的家具、木質裝修材料等,查看是否變色、變質,以便盡早發現隱患。
汕尾日報記者 羅瑞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