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 (記者 羅瑞琪 通訊員 陳保良)11月5日,汕尾市第一屆海洋運動會新聞發布會召開。會上通報這屆海洋運動會籌備情況,并就相關工作開展情況答記者問。
本次海洋運動會是為了深入實施海洋強國戰略、加快建設海洋強市而舉辦的重大特色體育賽事,同時也是全省范圍內首次舉辦的海洋綜合性運動會,旨在充分發揮汕尾海洋生態資源和文化旅游資源,促進海洋體育與海洋文化、海洋旅游有機結合,力爭把汕尾海洋運動會打造成海洋體育盛會和文化旅游盛會。
市政府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整個賽事將于11月16日開始,12月1日結束,設置了帆船帆板、風箏板、環灣自行車、環湖輪滑、沙灘拔河、沙灘氣排球、沙灘足球、濕地徒步8項賽事活動,各項目賽事將在市區紅樹林沙灘、品清湖海域、鳳山媽祖文化廣場、海豐縣大湖濕地公園等地舉辦,預計將吸引數千名省內外運動員參加,立足全市海洋特色,注重廣泛參與,力求全民健身、競技比賽與海洋運動有機結合,充分發揮“體育+”經濟效應。
用好“藍寶石”“資源優+人才強+經驗足”三管齊下
汕尾舉辦海洋運動會的底氣何在?一方面,汕尾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海岸線長達455.2公里,位居粵東第一,廣東省第二;整體海域遼闊,海域水質清澈,年平均氣溫22.5℃,常年擁有適合開展海上運動的風浪和氣候條件,為海上運動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基礎,豐富的海洋文化和獨特的地域風情也為運動會增添氛圍。
作為全國四大漁場之一,汕尾也擦亮了“天下海鮮,汕尾領‘鮮’”的金字招牌,豐富多樣的海鮮大餐將讓參賽者和游客們一飽口福,帶來味蕾上的享受。
另一方面,汕尾也有豐富的辦賽經驗,曾舉辦過亞洲帆船錦標賽、廣州亞運會帆船比賽、全國帆船錦標賽、省運會帆船比賽,還有省級青少年錦標賽等各類重大賽事,積累了豐富的辦賽經驗,具備承辦各級各類大賽的組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帆船項目比賽已落戶汕尾,帆船帆板、沖浪等海上項目也是汕尾歷來傳統優勢項目,所以從人才隊伍、辦賽經驗和辦賽條件三個方面來說,汕尾的優勢不言而喻。
汕尾將舉全市之力辦好首屆海洋綜合性運動會,以實力征服賽場,以熱情點燃全城,吸引更多人來汕尾觀海灘美景、享海島風貌、品海鮮美味、探海洋文化。
筑牢“安全線”“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助推賽事
海洋運動會與其他綜合性運動會相比,受天氣、海浪等因素影響較大,情況相對復雜,風險系數相對較高,因此大賽組委會在賽事安全方面也做足功課,全力筑牢“安全線”。
大賽組委會將按照“簡約、安全、精彩”的總體要求,抓緊推進各項排練工作,扎實做好競賽組織工作。
前期,大賽組委會已實地勘察了各個辦賽場地,落實了氣象預報、場地規劃和競賽保障工作,建立與公安、海事、交通、氣象、應急等相關部門的聯合應急機制,以便在緊急情況下能夠迅速調動各方資源力量開展工作。其次是加大場地設施的安全檢查力度,確保符合各項目的競賽標準和安全要求。
強化專業救護的能力水平也是關鍵一環。組委會選派了擁有多年執裁經驗的裁判團隊和海上救援團隊,使用專業的救護設備,比如像海上項目使用移動軌跡定位,能夠及時地掌握參賽各方人員在比賽過程中的所有軌跡,以便為參賽各方提供專業的救護保障。
大賽組委會將堅持以打造精品賽事為目標,制定競賽組織工作方案、應急預案,做細做實場地器材、賽風賽紀、后勤保障等工作,確保賽事的公開、公平、公正和安全順暢。
除此之外,海豐縣在此次海洋運動會中將承辦3000人徒步項目,也是參賽人數最多的項目。比賽場地位于大湖濱海生態旅游區范圍內,擁有高螺濕地公園、古漁港、空殼山、大德媽祖廟、天后公園等深受歡迎的景點,集濕地觀鳥、鄉村度假多種功能為一體,具有較強的資源吸引力和市場影響力。其中,五身媽祖像享譽全球,高螺濕地被評為廣東最美十大濕地之一,也是廣東最佳的候鳥觀賞勝地。
賽事組委會還通過制定嚴格的環境保護計劃、加強志愿者培訓、設置垃圾分類設施、加強宣傳引導等形式,全力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引導公眾關注環境保護,傳遞環保理念,共同維護美麗的自然生態環境。
汕尾市第一屆海洋運動會即將開賽,相關部門表示將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做好組織工作,努力辦出一屆熱烈、精彩、安全的體育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