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間里,高職學生熟練展示水晶彩寶的璀璨光澤,對每種寶石的特性功效娓娓道來;荔枝林間,“紅燈籠姐妹”數字人組合與真人主播隔空互動,為本地特產吆喝帶貨……這不是商業團隊的營銷現場,而是汕尾職業技術學院“云上汕美”電商直播教學實踐團隊的日常場景。這支由創新型教師領銜的隊伍,以“課堂搬進直播間,技能扎根產業鏈”的實踐模式,正為汕尾“百千萬工程”注入強勁職教動能。
教學革命:從三尺講臺到產業一線的破界探索
十年前教英語閱讀的教師,如今帶著學生研究直播間“人貨場”匹配規律——汕尾職院經貿學院教師的轉型故事,生動詮釋著高職教育與時代同頻的必然?!霸粕仙敲馈表椖繂又?,經貿學院的負責人便帶領教師團隊深入11家本地特色企業,從源頭工廠溯源學習到可塘水晶市場調研取經,從果園田間實地考察到產業鏈條全程跟蹤。
三個月的沉浸式實踐,催生出“從市場中來,到課堂中去”的教學改革成果——獨特的“三階成長”培養模式:先通過24場企業實訓課,讓師生掌握產品拍攝、抖音算法等基礎技能;再組建主播、運營、短視頻三個專項小組,在“彩寶直播間”“粉簽廚房”等真實場景中實戰演練;最終以“短視頻矩陣+IP打造+全域營銷”模式,助力汕尾特產走向全國。
“這里不是模擬教室,而是真刀真槍的電商戰場?!睋y計,“云上汕美”各賬號已累計開展逾300場真實直播,學生在運營、主播、短視頻營銷崗位上錘煉本領,教師則以“企業導師+技術顧問”雙重身份全程護航,見證著教學與產業的深度融合。
多方聯動:政企校行編織產業賦能網絡
“政府給政策、學校育人才、企業出場景、行業定標準,四方聯動讓項目有了‘永動引擎’。”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的話語,點出了項目持續推進的機制密碼。在“百千萬工程”政策支持下,汕尾整合農業局、文旅局等部門資源,篩選出可塘彩寶、陸河靈芝等11家特色企業作為實踐基地,形成“一企業一專班”的精準服務模式。
寶樓村的荔枝產業升級堪稱典范。駐村第一書記與師生團隊共同開發“紅燈籠荔枝”IP,借助AI數字人分身技術打造“真人+虛擬”直播組合,不僅使荔枝單價提升30%,更帶動周邊采摘游客流增長200%?!斑^去村民守著果樹發愁,現在直播間成了‘數字果園’,年輕人返鄉做主播成了新時尚?!贝逯鴿M墻的直播數據,難掩心中喜悅。如今,這種“互聯網+一村一品”模式已復制到我市20多個村鎮,形成“培養一個團隊、帶動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良性循環。
作為政企校協同的核心樞紐,“云上汕美·晶彩學堂”整合企業市場資源與學校智力優勢有企業導師定期開設“彩寶文化營銷”“直播話術設計”等實戰課程,教師團隊深入企業破解短視頻創意、流量轉化等技術難題。令人振奮的是,學生團隊在晶彩學堂孵化的營銷類短視頻累計播放量突破10萬次,彩寶主題直播間更創下13萬元的單場營業額紀錄。目前,“晶彩學堂”師生團隊正攜手合作企業,全力推進可塘特色產業品牌化,力爭打造亮眼的“可塘名片”。
價值蛻變:從技能習得邁向價值創造
“看到自己策劃的‘芭樂姐妹’IP為赤山村帶來翻倍訂單時,才真正讀懂職業價值的內涵?!眻F隊學生的真情實感,道出了實踐育人的深層意義。在“晶彩學堂”“粉簽姐妹”等特色IP打造過程中,學生們早已超越單純的技能執行者角色,成為深度參與的品牌創造者——他們深入鄉村挖掘產品故事,精心設計包裝文案,甚至參與產品改良建議,完成了從“學習者”到“建設者”的漂亮轉身。
這種蛻變的背后,是教師團隊構建的“實戰化評價體系”。不同于傳統考試,學生成績由直播間GMV、短視頻完播率、客戶復購率等12項市場指標構成。當直播數據不佳時,教師與企業導師會和學生一起復盤分析、破解難題?!霸谑≈袑W習,在實戰中成長”的模式,讓學生職業素養得到快速提升。
更可喜的是,人才培養與產業需求實現精準對接。通過產教融合實踐教學改革,教學內容緊密對接崗位技能,學生提前積累工作經驗、提升專業水平,成為適應當地產業發展的創新人才?!吧敲馈本W紅大學生的培育,持續推動人才鏈、專業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為我市鄉村振興打造出“數智化人才新引擎”。
站在“云上汕美”項目的階段性成果之上,汕尾職業技術學院正謀劃更廣闊的藍圖。據了解,按照規劃,學校將依托“晶彩學堂”建設可塘彩色寶石產業學院,打造集人才培養、技術研發、品牌孵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白屔俏膊蕦殤{借深厚文化底蘊、創新產品設計、響亮品牌效應走向世界?!边@是師生們共同的期盼。
汕尾日報記者 張文濱 通訊員 楊瑾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