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河縣人民法院2024年審結刑事案件179件,開展“送法進校園”等普法活動26場次,線上訴訟服務高效辦理1850件網上立案、跨域立案,邀請社會各界人士150余人走進法院參加“公眾開放日”活動……
堅持黨建引領
推進隊伍建設夯實司法能力
隊伍建設是實現法院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陸河縣法院通過強化管理落實司法責任、縱深推進從嚴管黨治院等措施,推進隊伍建設夯實司法能力,不斷提高審判質效和司法公信力。
強化管理落實司法責任。陸河縣法院健全審判團隊分案規則、分案組合、人員組成、全員績效考核等運行機制,完善專業法官會議和類案強制檢索制度,提升司法規范化水平。同時,以審判質效綜合提升為牽引,健全審判流程監督,通過對案件提醒督辦、系統示警、數據會商等提升審判管理效能。
發揮審判職能
依法懲治各類社會治安犯罪
只有對各類社會治安犯罪“零容忍”,才能保障社會和諧穩定。陸河縣法院通過依法懲治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犯罪、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和加強未成年人司法保護等措施,認真依法懲治各類社會治安犯罪,全年共審結各類刑事案件179件,判處被告人261人,積極推進司法工作。
依法懲治嚴重影響群眾安全感犯罪。陸河縣法院以提高群眾安全感為目標,加大力度依法懲治有關犯罪案件。去年,審結故意傷害、“兩搶一盜”等侵害公民人身財產權利犯罪案件53件,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審結“黃賭毒”、尋釁滋事等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犯罪案件78件,有力凈化社會環境;審結電信網絡詐騙及其關聯犯罪案件18件,守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提高司法威懾力。
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陸河縣法院對腐敗“零容忍”,全院上下增強思想認識,依法懲治腐敗案件。去年,審結貪污賄賂等職務犯罪案件14件15人,判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6人,重刑率40%,彰顯嚴懲腐敗堅強決心;加強對“圍獵”行賄犯罪的懲治力度,審結行賄犯罪案件1件1人;舉辦“以案釋法”公開庭審活動3次,120多名領導干部參與旁聽,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認識和法律意識。
踐行司法為民
依法保障群眾的切身權益
只有堅持以群眾利益為重,才能辦好群眾“身邊案”。陸河縣法院通過持續優化司法服務、強化民生權益保障等措施,大力依法保障群眾的切身權益。
持續優化司法服務。陸河縣法院一方面加快推進數字法院建設,司法便民利民程度明顯提升,去年全面開展線上訴訟服務,高效辦理1850件網上立案、跨域立案,提供線上閱卷、庭審、調解等服務235次,方便群眾依法辦事;另一方面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去年向特困當事人發放2.5萬元司法救助金,為符合條件當事人緩減免交訴訟費,切實減輕群眾訴訟負擔。
緊扣中心大局
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社會發展離不開好的法治氛圍。陸河縣法院聚焦汕尾“西承東聯橋頭堡、東海岸重要支點”全新發展定位,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服務“百千萬工程”、守護良好生態“綠色家底”和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助推陸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陸河縣法院依法平等保護民營企業家人身財產權利,支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去年審結買賣、商品房類合同糾紛案件198件,維護公平自由市場秩序,審結金融糾紛案件24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堅持善意文明執行理念,助力5家民營企業維持正常生產經營,追回債務1614.15萬元。
值得一提的是,陸河縣法院還在陸河高新區設立法官聯絡點,定期開展座談交流、知識講座、送法進企業等普法活動;針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的用工、合同不規范等問題,制發司法建議,幫助企業提高風險防范意識,提高企業的法律意識。
去年,陸河縣法院組織干警235人次深入掛駐村精準助力鄉村振興,提供專項經費7.49萬元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組織黨員干警108人次參與“入戶聯心”“周三夜訪”,深入了解群眾關切,切實為群眾排憂解難。
守護良好生態“綠色家底”。建立“林長+森林法官”“河湖長+河湖法官”協作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行政執法和司法協同聯動,提升綠美陸河生態建設治理水平。去年,陸河縣法院審結破壞環境資源犯罪案件2件,判處罰金65萬元。
陸河縣法院全面推進“楓橋式人民法庭”建設,積極融入“1+6+N”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派員常駐縣綜治中心,通過指導人民調解、參與聯合化解,促推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和實體運行。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去年,全年共受理訴前調解案件1244件,調解成功675件,調解成功率54.26%,出具訴前調解書28件、訴前調確書6件。
如今,陸河縣法院工作“出彩出圈”,去年以來,據不完全統計,在《人民法院報》《南方日報》《汕尾日報》等國家和省市級主流媒體上刊發普法稿件23篇、“以案釋法”典型案例6篇,努力把案件審判變成生動的法治公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