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曉青
黨員干部執行力,是黨員干部全面深入準確地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部署,確保完成和超額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的能力。具體來說,就是狠抓落實、堅決完成任務的能力。我們黨的決策再好,思路再好,制度再好,如果沒有黨員干部強有力地執行,就是紙上談兵。缺乏執行力,計劃就會打折扣,機會就會喪失。從一個更高的角度來看,黨員干部執行力越高,人民群眾就越擁護我們黨,我們黨執政效果就越好,我們黨的先進性就越能被體現,我們黨的執政地位就越鞏固。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就是為了確保黨中央令行禁止。黨員干部執行力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完成任務的意識、意愿、能力和程度。沒有意識,就無執行的感覺。沒有意愿,執行就沒有動力。沒有能力,意愿不能成為現實。達不到預期的程度,意愿和能力就無從體現。中共汕尾市委八屆九次全會精神以及全省和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能否得到貫徹執行,推動汕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需要進一步提高黨員干部的執行力。
黨員干部提高執行力,需要有強烈的責任心。有沒有責任心,是衡量其工作合格與否、稱職與否的首要標準。有了強烈的責任心,就會有“想執行”的強烈愿望,精力就會集中在高質量發展上,干工作就會用心、熱心、盡心,就會積極主動地想辦法、出主意、拿措施,精益求精地抓落實,執行就會沒有任何借口。想不想執行,這是態度、決心問題。黨員干部如果想要做一件事情,就總能找出辦法;如果不想做,那肯定也能找出各種借口與理由。
黨員干部提高執行力,需要具備執行的能力。“想執行”只是提高執行力的第一步,而提高執行力僅有熱情是不夠的,還要有“能執行”的能力。在提升執行力的系統流程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安排工作、部署任務要因人而異,找到合適的人,選派具備執行這項工作能力的人,并發揮他的潛能。執行者素質的高低,直接決定執行力的強弱。黨員干部的執行力,主要包括政策領悟能力、依法行政能力、實踐結合能力、高效服務能力、持續創新能力、團結協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快速應變能力、矛盾化解能力等諸多方面,是作為群眾領頭羊和擼起袖子加油干的現實寫照。
黨員干部提高執行力,還需要有健全的保障制度。黨員干部執行力的產生和養成是以切合實際的激勵約束機制為依托和載體,沒有一個好的激勵約束機制,就會造成執行力的缺失。因此,要在建立科學合理工作制度的基礎上,建立相應的激勵制度和有效的約束制度。要讓有責任心和執行能力的黨員干部得以重用;讓責任心和執行能力相對較差的黨員干部有危機感,后進能夠趕上先進。
黨員干部提高執行力,要樹立“敢為人先,爭創一流”的理念。這就需要黨員干部進一步解放思想,超越自我。思路決定出路, 觀念決定行動,解放思想是提高執行力、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先導和動力。如果我們在推進高質量發展進程中,觀念陳舊,固步自封,個人利益至上,這也不去探索,那也不敢突破,那么只能跟在別人后面走,這樣是實現不了高質量發展的。
黨員干部提高執行力,要樹立“迅速反應、立即行動”的理念。行動快本身就是執行力強的一個表現,說干就干,雷厲風行。要按照“立說立行”的原則,積極主動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不能有等待觀望的思想。提高執行力,就必須強化時間觀念和效率意識,堅持“今日事今日畢”,做到安排的工作立即辦、重要的工作優先辦、復雜的工作穩妥辦、困難的工作設法辦、瑣碎的工作抽空辦、份內的工作自覺辦、想到的工作主動辦、所有的工作認真辦。
總之,作為帶領群眾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黨員干部,一定要不斷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全面提高自己的執行力,以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的擔當,把黨的惠民政策變成可操作的具體措施,帶給群眾實實在在的收獲,這樣才能做出經得起時間、群眾考驗的實績,切實為汕尾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成果,進而贏得群眾的真心支持。
(作者單位:中共汕尾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