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定向指航搶春頭,調頻對表再沖刺。在農歷新年第一個工作日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自2023年至今已是第三年,奏響嶺南大地發展最強音,彰顯廣東接續奮進新常態。“新春第一會”,就是新一年的首輪開題答卷,置頂新一年工作著力點,立下新一年任務“軍令狀”。戰鼓聲中,汕尾馬上進入“戰斗狀態”,在開春第二個工作日召開全市高質量發展大會暨推進現代化產業發展部署會,敲動貫徹落實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精神的實錘,動員全市上下錨定全新發展定位,聚焦重點,為加快構建具有汕尾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汕尾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加滿油、充足電,爭分奪秒重起航、奮勇拼搏再攻堅。
發展攀高同追夢,善謀善作造“福田”。全省“新春第一會”,從2023年提出“再造一個新廣東、再創讓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跡”,到2024年的聚焦產業科技創新,不斷夯實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的根基,“奮力建設一個靠創新進、靠創新強、靠創新勝的現代化的新廣東”,到今年刷亮“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主題,年年新春伊始置頂的決策重點和實踐著力點,與省委十三屆二次、三次等歷次全會精神強聲相應而動、強力相輔以行,排兵布陣中煥發的,是科學理論航引的光輝,如初春里強勁的暖陽輻照南粵大地,敞亮致勝大道。大會本身,無疑是對推進現代化建設的發展邏輯內涵的深刻詮釋,是關于“辯證看、務實干”一次次豐盈的宣講,是引領大小區域善謀善作、行穩致遠的一次次示范。近年來,在日漸崛起的路上,充分見證汕尾對科學理論學深悟透、善謀善作漸成常態格局的事實,高分答卷,年年有新亮點。盤點剛剛過去的2024年,全市上下全力以赴克服各種不利因素,緊扣產業和科技互促雙強,堅定不移走好“海洋強市、融灣先行”之路,接續攻堅,高質量發展邁上新高度,“西承東聯”展現新氣象,城鄉協調發展交出耀眼新答卷,改革開放奏響新樂章……氣象萬千的發展畫卷中,最關情處是民生:過去一年,百業興旺,歲物豐成,老區人民美好生活取得了新提升。這一切,無不是全市廣大干群腳踏實地、善謀善作將藍圖干成的“福田”。這方“福田”,如今聲望日隆漸媚人眼,從今年春節“奔向海陸豐”的人流中可見一斑。
號角起,奮蹄急。全市新春首會,謀定部署聚力攻堅落實“1+2+9”工作安排,提出要把系統推進“百千萬工程”和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作為兩大關鍵牽引,緊盯產業、風貌等關鍵要素,在做實“全域鎮村典型示范”實踐中打造更多工作品牌、形成更多工作經驗;堅定不移抓好以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3+2”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快戰略性新興產業“向強而進”、傳統產業“向高而攀”、服務業“向優而行”、產業鏈韌性提升“向全而邁”,不斷挺起汕尾現代化建設產業“脊梁”。要在明確兩大關鍵牽引的基礎上,形成緊密的工作體系,實施“百千萬工程”三年初效、招商落地、項目建設、產業園區品質、改革實效、平安基礎、文明創建、民生保障、干部作風建設等九項重點工作的提升行動。攻堅九大提升行動,說到底就是要為推進、構建和做大做強兩大關鍵牽引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就是要落實省委書記黃坤明強調“要培厚發展環境肥沃土壤”的講話精神。此前一個月召開的市委八屆九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將2025年確定為“產業興市攻堅年”,已然作出了一系列切實的部署和安排。不言而喻的是,攻堅“2+9”,首要保障和最根本抓手,是持續狠抓基層黨建。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匯報時再次強調:“高質量發展需要高質量黨建來引領。”汕尾近年來跨越發展的事實和經驗,特別明晰地昭示了這一點。無論何時何地,堅持黨建引領,通過持續鍛造“四有獅子型”干部隊伍、創設“入戶聯心”制度機制,構建更多更加有力有效的行動保障,是行穩致遠的取勝之道。
劃重點、曬目標、亮舉措,開局勢綻春消息。新春首會上,各縣區、各單位代表,比決心、比干勁,豪情滿懷。會上揭榜2024年度綜合考核芳名,在過往善謀善作有成的基礎上,更加“精明一點、務實一點、勇敢一點”,市委書記逯峰的期望鼓舞人心。正當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學習貫徹落實省市“新春第一會”精神的熱潮時,黃旭華院士逝世的消息,同時掀動了家鄉人思想的波瀾。黃老這顆從海陸大地升起的耀眼之星,與彭湃等先驅先烈們一樣,是我們永遠的薪火和仰望;他們為之無私奉獻的畢生所求、所愿,就是我們今天共同追逐的夢想。連日來,汕尾民眾紛紛自發表達緬懷、致敬英模,思潮滲透激蕩中,讓人感知:今日汕尾,科學的理論入腦入心見行+典范的精神共情共勉思齊,氣息日新,底氣更豐殷;赤子追夢之行,魅力老區之興,可期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