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日報訊(記者 陳希文)12月22日,我市舉辦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新聞發布會,通報我市今年以來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工作情況,回應我市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工作進展、社會治安環境改善、市場監督管理等民眾關心關切問題。
強化組織領導,深入推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
今年以來,我市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發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精神,凝心聚力共同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深入開展,推動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走深走實,堅決維護好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今年我市共打掉涉黑組織1個、惡勢力犯罪集團5個、惡勢力犯罪團伙1個;檢察機關起訴涉黑惡案件6件33人;法院系統一、二審審結涉惡案件11件52人;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持續推動“打傘破網”常態化機制化,取得明顯成效。據市紀委監委通報,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和“保護傘”45人,給予黨紀政務處分43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6人,廣大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
堅持重拳出擊,打擊黑惡與懲腐打傘齊頭并進
今年以來,我市公安機關充分發揮主力軍作用,主動出擊、以打開路,重拳打擊各類黑惡勢力違法犯罪活動。據市公安局通報,全市公安機關共偵辦涉黑組織案件1起,破獲刑事案件22宗,刑拘犯罪嫌疑人26名;偵辦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5起(其中1起經省廳審核認定為涉網黑惡案件),破獲刑事案件30宗,刑拘犯罪嫌疑人47名;偵辦一般惡勢力團伙案件1起,破獲刑事案件4宗,刑拘犯罪嫌疑人11人;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財產120.4萬元;抓獲“鐵網9”目標逃犯9名;發出公安提示函46份,全部整改完成。同時,我市公安系統還開展線上反詐宣傳活動668次、線下91次;并重塑全市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預警勸阻體系,建立完善統一指揮、渠道暢通、快速反應、上下聯動的工作流程及常態化工作機制,市反詐中心共接收預警線索572758條,高危預警24180條,撥打預警電話82600次,下發緊急高危預警信息16842條,實際見面勸阻12816人次。通過以上多種舉措,今年全市接電詐警情565起,同比下降19.05%,接詐騙警情1131起,同比下降13.07%;共立電詐刑事案件846宗,同比下降23.78%,立詐騙刑事案件992宗,同比下降15.79%。實現“電詐案件立案、警情”同比“雙下降”的工作目標。
全市紀檢監察機關持續壓緊壓實各級黨委和政府掃黑除惡主體責任、各級紀檢監察機關打“傘”政治責任以及相關職能部門直接責任,推動“懲腐打傘”等各項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認真落實行業治理雙向反饋制度,及時制發紀檢監察建議,以點帶面推動行業治理。今年1至11月,全市紀檢監察機關共發出“三書一函”20份,收到整改反饋20份,整改反饋率100%,有力有效推動重點行業領域整治深入開展,行業治理效能持續提升,為全市經濟社會穩定有序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深化行業整治,堅決鏟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
今年以來,我市根據省掃黑除惡斗爭領導小組及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持續開展重點行業領域整治工作,其中全市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服務引導,打擊整治、宣傳激勵相結合,持續深入推進市場監管領域掃黑除惡工作。據市市場監管局通報,該局結合“百千萬工程”和“清風伴企行”專項行動部署要求,出臺了《汕尾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于服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關于規范市場監管系統行政檢查行為的專項工作方案》等系列文件,進一步強化政策供給,規范市場監管行為;制定了掃黑除惡市場流通領域整治、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打擊侵權假冒等方案,組織開展打擊侵權假冒系列專項執法行動,嚴厲打擊整治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行為。今年以來,全市各級市場監管部門查處各類違法犯罪案件共計1227宗,涉案貨值2900多萬元,罰沒650多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案件8宗,集中銷毀假冒偽劣商品5.4噸,貨值約90萬元。該局還以“3·15”“4·26”等主題宣傳日為契機開展線下掃黑除惡主題宣傳2次,結合主題黨日活動進社區宣傳3次,制作投放大型LED屏3塊,派發《反有組織犯罪法》宣傳手冊2000多份,利用微信公眾號、政府網站等網絡平臺發布掃黑除惡相關宣傳信息(視頻)50多條次,群眾參與度顯著提高。
下一步,我市將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及市委市政府相關工作要求,以全面貫徹落實《關于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 鞏固專項斗爭成果的意見》和《反有組織犯罪法》為抓手,始終對黑惡犯罪保持強大攻勢,推動全年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邁上新臺階,助力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汕尾、法治汕尾。同時,市掃黑辦呼吁廣大群眾繼續積極參與到我市掃黑除惡斗爭中,共同織密打擊黑惡勢力違法犯罪的天羅地網,共同推動我市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不斷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