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向記者反映,市區海濱大道中山渡口附近設置的許多木制花壇坐凳經長期日曬雨淋,出現了木條斷裂、零件缺失等現象,尤其是部分遭人為破壞的坐凳已變得破舊不堪,這樣給游人歇腳帶來不便,存在安全隱患,影響城市形象。對此,記者進行了實地走訪。
市區海濱大道中山渡口附近一張破舊不堪的花壇坐凳。
7月3日傍晚,記者來到海濱大道中山渡口附近,往鳳山媽祖方向沿著海濱大道景觀帶走到了市民反映的地方,此時已有不少市民在這里休閑。記者看到,景觀帶上的花壇坐凳十分陳舊,有好幾個出現不同程度破損,記者細看這些破損的木制坐凳,發現凳面上的木條不翼而飛;有的螺絲松動,搖搖欲墜;更有甚者,坐凳的部分木條已經斷裂,露出了尖銳的邊角,給市民的安全帶來了隱患。
這些破舊不堪的坐凳,不僅影響了海濱大道的整體美觀,更讓市民們在享受休閑時光時感到不便。每當夕陽西下,市民們來到這里游玩,希望能找到一個舒適的角落歇腳,但面對這些破損的坐凳,他們往往只能望而卻步。
正在海濱大道景觀帶散步的市民任先生說:“我們老人家就喜歡聚集在這里聊天、曬太陽,但這些坐凳破損嚴重,我都不敢坐下來休息。造成這種現狀,主要還是這些坐凳常年受風吹日曬雨淋,也有人為破壞的原因。”
天色漸漸暗下來,記者看到,來海濱大道景觀帶上散步的市民逐漸增多,而不少走累了的市民仍會選擇坐在尚未完全破損的坐凳上歇腳。正在鍛煉的市民羅先生苦笑著對記者說:“不要看我現在坐在坐凳上,其實心里多少有些不踏實,生怕坐凳的木條斷裂而被扎傷。現在還好是傍晚,光線充足一些,如果是夜晚或眼神不好,沒提防時還是很危險的。”市民劉阿姨湊過來說:“我經常帶孩子到海濱大道玩。上次我的小孫女站在坐凳上玩,結果沒注意,孩子的小腳伸進了缺失木條的空隙里,被卡住好久才把腳弄出來。”另一名市民搭話說:“我認為這是有人故意破壞,這木頭結實、質量好,不可能被人坐壞。”
采訪中,有不少市民議論紛紛,這些不文明的陋習和故意破壞公共設施的行為頻頻上演,著實讓人感到痛恨和惋惜。這里坐凳上的木條很明顯就是踩撬斷的,前段時間,幾個在這里鍛煉的老人就看見幾個小青年人在這用腳踹木條,雖然老人們制止了這種破壞行為,但坐凳已受到破壞。正在海濱大道休閑的鄺大爺對這種破壞公物的行為也十分氣憤,他說:“這些人太不講道德了,把坐凳弄得殘破不堪,別人逛累了想好好休息一下都不行。”
對于海濱大道的公共設施遭到破壞的行為,市民張女士建議:“大家要有監督意識,一旦發現或遇見不愛護公共設施的人要上前阻止,對行為惡劣者要及時報警。”某律師事務所的林律師表示,故意損壞公共設施是一種違法行為,凡損壞和盜竊市政公用設施者,除責令恢復原狀和依照原價賠償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第三項之規定予以處罰。對故意損壞或盜竊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罰款;故意損壞或盜竊情節較重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處500元以下罰款;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市民任先生說:“希望有關部門盡快將這些破損坐凳修好,因為海濱大道的景色迷人,會有不少外地人來這里游玩,要是讓他們看到坐凳破損成這樣,會對這座城市形象‘打折扣’。”市民鄧先生也表示,這些坐凳破舊不堪,有些甚至成為安全隱患,威脅到市民的人身安全。他呼吁,管理部門應該定期、及時地對已經破損的坐凳進行維護、檢修,最好能夠更換一些更加牢靠的坐凳。
“破壞公共設施是不文明的行為,希望大家愛護公共設施,共創美好家園。”市民李先生如是說。
汕尾日報記者 彭子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