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們》
作者:馮驥才
出版社:人民文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內容簡介
馮驥才最新長篇,“兩支筆”描繪五十年藝術家生活。
在藝術和物質都極度匱乏的年代,幾位青年藝術家的創作生活正悄然起步。純粹的藝術激情和探索引領著時代和他們,風云際會,霞光萬道。社會流變、市場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燼中。深陷于生活漩渦的他們,該怎樣支撐理想與才華,又何以經營各自的藝術與人生?
作者簡介
馮驥才,祖籍浙江寧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國當代作家、畫家和文化學者?!皞畚膶W”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說”在當今文壇影響深遠。作品題材廣泛,形式多樣,已出版各種作品集二百余種。代表作《啊!》《雕花煙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蓮》《珍珠鳥》《一百個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單筒望遠鏡》等。作品被譯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韓、越等十余種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種譯本五十余種。多次在國內外獲獎。
《掬水月在手:鏡中的葉嘉瑩》
作者:行人文化 活字文化 編著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內容簡介
《掬水月在手》以同名傳記電影大量采訪素材為基礎,將百萬字錄音稿系統整編,輔以百余張高清劇照、手稿信札,補充了因影片時長所限無法展現的更多內容,立體展現古典詩詞大家葉嘉瑩先生跨越近一個世紀的生命長河。
全書分為四個部分,每部分對應葉先生在不同時期執教過的四所大學——臺灣大學、哈佛大學、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UBC)、南開大學,各部分由“自述”與“眾說”(朋友、學生、同事、鄰居、醫生等)兩大板塊組成。多元不同的視角,全方位呈現葉先生在人格、學養、精神世界高度統一的大師風采。
四部分皆以葉先生的一句詩為題目。所選詩句或潛藏著她的自我認知,或代表了她的人生態度,或預示著她的命運走向,或者就是她一生追求的縮影。
葉嘉瑩一生與古典詩詞綿密交會,她不僅以古典詩詞為業,更在古典詩詞中所蘊涵的感發生命與人生智慧的支撐下渡過了種種憂患與挫折?!掇渌略谑帧穼⑷~先生的自述、詩作與他人的回憶、感發熔于一爐,以期讓古典詩詞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因葉先生的存在而扎根于更多人心中。
作者簡介
行人文化
致力于以影像為媒介,涵蓋人文、文化、藝術等多元面向發展,為社會帶來獨特的影像美學和價值觀,并保存華人世界珍貴的文化資產。2020年推出文學紀錄片《掬水月在手》,以古典文學詩詞大師葉嘉瑩一生的創作和教育理念為主軸,弘揚中國詩詞深度的文化內涵與歷史價值。曾制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他們在島嶼寫作》。
活字文化
以優質圖書為核心內容、以全媒體形式為載體的文化創意機構。圖書及新媒體產品涵蓋人文社科和通識教育領域,既致力于延續傳統出版的經典含義,更努力開啟激活文字新生命的文化意義。
《駐村畫記》
作者:尚新周
出版社:廣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以駐貧困村第一書記的視角,通過繪畫和日記相結合的形式,來展現廣西精準扶貧工作的成績與實效的圖文讀物。全書立足精準脫貧時代背景,通過極具鄉村特色元素的繪畫和平實質樸的文字,展現新時代奮斗在扶貧一線的年輕干部,是如何舍親離家,不畏艱險,扎根農村,用自己的專業能力和辛勤汗水,落實政府扶貧政策,千方百計融入群眾,扶貧又扶智,帶領鄉親走出致富新路子。本書字里行間,畫里畫外,充滿鄉音、鄉情、鄉趣,描繪出鄉村舊貌新顏,以小見大,以一人之視角展現一場轟轟烈烈的脫貧攻堅戰是如何打響,以一村之變化展現廣西精準脫貧取得的豐碩成果,對講好減貧的中國故事具有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尚新周,1982 年 5 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廣西藝術學院人文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師從梁耀教授,對人物畫、山水畫、花鳥畫均有涉獵。2015 年 10 月至2018 年 4 月被選派到德保縣東凌鎮多脈村任駐村第一書記。在駐村工作實踐中,用圖畫的形式對駐村工作進行記錄,畫山村所見所聞,說駐村扶貧故事。2018 年 5 月舉辦“畫說扶貧·新周的駐村故事”主題畫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那些寫詩的80后》
作者:春樹 編選
出版社: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內容簡介
《那些寫詩的80后》由80后詩人春樹主編,收錄了艾蒿、閆永敏、西毒何殤、里所、嚴彬等近70位中國80后詩人的詩歌。80后一代詩人經過十余年的詩歌創作,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創作風格,他們的詩歌脫去青澀,因加入生活的歷練而有了更多的深度和寬度。
春樹作為80后作家、詩人,曾陸續編選過三輯《80后詩選》,這本《那些寫詩的80后》是她沉淀十年之后的再次編選,并邀請了另外兩位80后詩人李勛陽、宋壯壯擔任編委,他們秉承只看詩的質量,不看資歷與名氣的準則,歷經數輪篩選,精選了近300多首佳作。80后作為一個劃時代的群體,在文藝創作領域,曾引發過無數次充滿話題性的熱議,這本詩集,便是他們在詩歌方面的一次全新展示。
作者簡介
關于主編
春樹,80后作家、詩人。1983年出生于山東,在北京度過少年及青春期。2015年搬到柏林暫居。已出版長篇小說《北京娃娃》《乳牙》等六部,另有個人詩集兩部及散文集若干。其小說已在二十幾個國家翻譯出版。
關于編委
李勛陽,80后詩人、小說家、新銳兒童文學作家。著有詩歌專輯《身體快樂》;小說《我們都是蒲公英,飄著飄著就散了》《黑白心跳》《別搖了,滾吧》;兒童文學《小尾巴奇遇記》《少林鼠》等。
《目光》
作者:陶勇 李潤
出版社: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10月
內容簡介
《目光》是一本醫生的沉思錄,也是我們每一個人成長的啟示錄。書中包含了陶勇從醫二十年來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對生死的看法,對人性善惡的思辨,對放棄與堅守、少數與多數的選擇,對醫患關系的審視……
他的文字就像是他的手術刀,將人間種種悲歡都精準而細膩地在窄小的紙面上鋪開、沉淀,他想治好每個人的病,也想醫好每個人的心。
雖然被傷事件迫使他的人生轉變了方向,但是他一直堅持的以仁心做事的信仰,從未改變。
他說:“初心放在最大的誘惑和最深的傷害里才能檢驗其珍貴——我不是神,但愿意繼續發出我的微光。”他的目光依舊篤定,步履從容,心性堅韌,他相信希望的力量,相信愛可以治愈世間一切的苦難,相信每一雙眼睛的背后,都是光明。
作者簡介
陶 勇
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眼科學博士?,F任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眼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教授,博導,葡萄膜炎與眼底病專家。
李 潤
原名李光輝,山西人。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畢業,北京理工大學碩士,曾任TCL集團、華孚集團品牌總監,“80后”新銳后現代作家,歌詞創作人。
《給孩子的電影》
作者:戴錦華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時間:2020年08月
內容簡介
電影早已成為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北京大學教授、著名學者戴錦華說:“看50部精選的電影,如果尚不足改變你的人生,也一定會充分富足你的生命。”
應北島之邀,戴錦華老師和她的團隊在世界范圍內,遴選出50部經典電影詳細解讀,串聯百年電影時光,精心編選《給孩子的電影》。這是一份成長中不可錯過的經典片單,一份大師的電影解讀,一份如何欣賞電影、讀懂電影的學習地圖。窺破自己、洞察生命、理解社會、擁抱人生,優秀的電影會是一筆精神財富,它無法變現,但一經擁有,永難剝奪,讓電影做孩子心靈和視野的啟蒙者和拓荒人。
作者簡介
戴錦華,1959年生于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大眾傳媒、電影與性別研究。曾獲北京市社科研究優秀獎。曾在亞洲、歐洲、北美、南美、非洲、澳洲數十個個國家和地區講學和訪問。專著10余部。專著與論文,被譯為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俄文、日文、韓文、阿拉伯文出版。